2025年3月27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调研组专家对我校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一类项目)《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小初衔接实践研究》进行中期调研视导。第五调研组专家一行五人通过实地参观、听取项目报告、师生访谈、查阅过程性材料以及现场调研反馈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义务教育处曹翔处长莅临现场,学校校级领导班子成员以及项目核心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在学校项目展馆参观过程中,项目班学生展示在机器人、编程刺绣等科创项目、物理制作项目、研究性学习和苏作技艺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并呈现一场科学课程汇报展演,为专家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窗口。
在《探“鱼”池塘间,寻成活之秘》《乐器的调查与制作》课程体验中,陈梁老师和王卫星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发展,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师生访谈环节,专家组成员通过教师座谈和学生访谈会、调阅过程性资料,全面掌握了学校该项目推进情况与实施成效,也为后续评估和改进建议提供了有力依据。
王晓骅副校长向专家组做《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小初衔接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他从项目背景与内涵、阶段性成果展示、项目实施反思与计划等方面阐述,表示学校旨在通过构建以“具身体验·融通进阶·创新发展”为特征,以“基础课程”、“衔接课程”、“创新课程”为核心的小初衔接课程框架,以开发学生潜能为导向,通过课程设置、教育评价等,发挥课堂、社会资源、信息媒介等综合要素的作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性与阶段性,同时更加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着力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之具备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
专家组通过多维度的视导,对学校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给予充分肯定,同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建立在多年深耕且成功的衔接教育实践基础上,紧随国家发展战略,聚焦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与机会,在区域内发挥了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本土化的实践范式。同时,建议项目推进过程中,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与“小初衔接”之间的密合度,要进一步厘清小初课程建构的普适性与科学性,为贯通培养与小初学段衔接提供多维保障。
学校党委唐曜书记表示这是学校的一个长远的项目,后续会在课程资源,工具资源和教师资源上共同发力,为全面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做更深层次的探索。
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义务教育处曹翔处长感谢专家们对姑苏区振华中学这个项目调研的真实意见,肯定了振华中学的这个项目积累过的一些成果,他希望姑苏区作为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振华中学能够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在全区起到更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百廿振华,将继续以爱国和尚礼为价值导向,以明志和拓新为前进动力,深耕教育天地之间,尊重学生的天赋、潜能、兴趣和需要,尊重学生个人选择和个性差异,完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改进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方式及人才评价方式等方面,助力教育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