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5日下午2点,苏州德善书院振华学堂的国学《论语》亲子课第二课,在苏州振华中学古色古香的振华学堂如期举行。在这样的传统学堂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深深地沉浸其间,感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崇德尚善,获益匪浅!
本期国学讲堂的主讲内容是《论语》,在第一课时,振华中学的志愿者张勇老师已经就《论语》以及相关的背景做了详实的介绍。从这节课起,老师就带领大家进入到正式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去。
参与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老师是同样来自振华中学的周亮老师。随着九下钟声响起,国学课正式开始。周老师先带弟子进行课前三礼,三拜。第一礼:向先师孔子行长揖礼。第二礼:弟子向授课老师行礼,口诵“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第三礼:弟子向父母行礼,口诵“哺育之恩,永生感念”。然后学生齐诵德善书院少儿传习部部训:“崇德尚善,知行合一,立人立德,见贤思齐”。
这节课周老师精心挑选了《论语》中的七则内容进行讲课,重点研读了其中两则,诵读了五则。
在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周老师绘声绘色地拿自己的学生读“皇帝的新装”举例,向孩子们讲解“学习之后复习的重要性”。还以赵匡胤身边的赵普为例,赵普每天读论语,“读之尽日”,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引导孩子们如何认识真正的朋友,也让孩子们知道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能做到不生气,就是有君子的风范;在讲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时,启发孩子们在家和出门的言行规范,且说人要有博爱之心,和品行好的人在一起可以提升自己的德行,而学习虽重要,品德却更为重要;在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时候,举了孔子学师时的一个生动的“牙齿和舌头”的故事,启发孩子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浓浓的国学氛围中,大道理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在这过程中,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揣摩释义,交流;配着古乐之声,家长也参与其中,和孩子们一起诵读一起探讨。积极质朴的学院风气中还渗透着脉脉的亲子温情。
课间,志愿者陈思聪妈妈还拿出了特地准备好的点心给孩子们分享。
做了短暂的休息之后,下半节课的内容开始了。
下半节课邀请来的苏州著名的古箫表演者,有“三人行”箫号之称的徐安定老师。徐老师其实在振华学堂的第一节时就已经给孩子家长们做过表演了。这节课,他更是带来了众多种类的箫给大家做介绍和示范。
徐老师温文尔雅,说话非常轻柔。徐老师演绎的箫声澹远、幽深,细腻入味。或古朴或悠远的箫声,顿时就让大家坠入了一片宁和静谧的静休之地。他给孩子们吹奏了西游记、菊花台、小白船、红蜻蜓等曲子,在沉静的聆听的氛围中,孩子们得到了好的精神滋养和熏染,特别是当春江花月夜的箫声响起,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安静下来,似乎已先于诗歌领略了张若虚笔下春江月夜的美景美感,感受传统文化的熏染,不得不说孩子们太幸福了!
徐老师边吹箫边还向孩子们讲解箫的制作技艺,他向大家介绍了制箫的不同的竹子,箫上的落款以及每一把箫背后的故事,孩子们轻抚着老师手里的箫,感受着它们手工的质感,感受着徐老师对笙箫的那种浓烈的情怀,也感受着一份浓浓的文化味。过程中还有小学员当场表演吹奏,和老师进行互动表演,当一曲熟悉的“荷塘月色”轻响,其他小学员也在后面轻声地哼唱,惊羡之情溢于言表,课堂气氛也瞬间达到高潮。
两个小时的国学亲子课,让孩子和家长们渐近传统文化,逐渐汲取五千年的传统精髓,希望在接下来每周一次的传统学堂里,大家能一起携手努力,崇德尚善,共同成长为有圣贤心灵和大智慧的人!
最后感谢德善书院振华学堂,感谢老师们,感谢父母们,感谢志愿者们!也希望德善书院振华学堂越办越好!